大型塑料回收设备实力厂家Large plastic recycling equipment

重源机械·1680+客户见证

热搜关键词: 静电塑料分选机 硅橡胶分选机 静电分选机 塑料静电分选机

7 大塑料分类全解析:材质特性、应用场景与回收处理指南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4-24

一、7 大塑料分类体系的起源与标识意义

塑料回收标识由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PI)于 1988 年创立,通过数字 1-7 标注在制品底部,用于区分不同树脂材质,指导分类回收与安全使用。该体系虽非强制标准,却成为全球通用的塑料识别工具。每个数字对应一种主要树脂类型,反映材料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能及潜在风险,是连接消费者、企业与回收产业的关键纽带。

二、7 大塑料分类深度解析

■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代码 1】

▍材质特性

  • 化学结构: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聚合而成,结晶型热塑性塑料,密度 1.38g/cm³,透光率 88%-90%,耐低温(-40℃)但不耐高温(长期使用≤60℃),吸湿性强(平衡吸水率 0.6%)。
  • 典型应用
    • 食品包装:饮料瓶(占全球 PET 用量的 55%)、零食罐、酱料瓶,如农夫山泉 500ml 透明瓶。
    • 纺织领域:涤纶纤维(占全球合成纤维的 60%),1 吨 PET 瓶可生产 900 公斤聚酯纤维。
  • 安全性
    • 新瓶乙醛残留≤5ppb(FDA 标准),重复使用易滋生细菌,高温下可能释放微量乙醛(嗅觉阈值 10ppb)。
    • 欧盟规定食品接触级 PET 瓶重金属迁移量≤0.1mg/kg,确保饮品安全。
  • 回收处理
    • 全球回收率最高的塑料之一,2024 年中国 PET 瓶回收率达 65%。
    • 物理再生:破碎清洗后造粒,用于非食品包装(如纤维、托盘);化学再生:甲醇醇解技术实现 “瓶到瓶” 闭环,可口可乐已应用 100% 再生 PET 瓶。


ef9879c74a884079bc133ea85b8eb33

■ 【HDPE(高密度聚乙烯) - 代码 2】

▍材质特性

  • 分子结构:线性聚合物,密度 0.941-0.965g/cm³,耐化学性优异(耐酸、碱、盐),熔点 125-135℃,低温抗冲击(-40℃不脆裂),表面非极性易粘连。
  • 典型应用
    • 日用品:牛奶瓶、洗涤剂瓶、洗发水瓶(如蓝月亮洗衣液瓶),耐摔打且不易变形。
    • 工业领域:中空容器(如化学品储罐)、排水管(占塑料管材的 30%),如 HDPE 双壁波纹管。
  • 安全性
    • 无添加塑化剂,FDA 认证可接触食品,长期接触油脂可能发生溶胀(体积变化率≤5%)。
    • 燃烧释放二氧化碳和水,无有毒气体(区别于 PVC)。
  • 回收处理
    • 回收难度低于 PET,2024 年全球回收率约 35%,再生颗粒价格 3000-5000 元 / 吨。
    • 再生用途:生产垃圾桶、园艺工具、再生 HDPE 板材,如市政绿化用护树板。

■ 【PVC(聚氯乙烯) - 代码 3】

▍材质特性

  • 唯一含氯塑料:密度 1.3-1.4g/cm³,硬质 PVC 强度高(拉伸强度≥45MPa),软质 PVC 需添加 30%-50% 塑化剂(如 DEHP),耐温范围 - 15℃至 60℃,电绝缘性优异。
  • 典型应用
    • 建筑领域:管材(占全球 PVC 用量的 60%)、门窗型材,如 PVC 排水管内壁粗糙度 Ra≤0.2μm,水流阻力降低 20%。
    • 包装材料:收缩膜、电线电缆护套,如手机充电器线材外皮。
  • 安全性
    • 健康风险:塑化剂 DEHP 迁移(欧盟规定食品接触材料中≤0.1%),长期接触可能干扰内分泌。
    • 环境危害:焚烧释放二噁英(毒性是氰化钾的 1000 倍),欧盟 2030 年全面禁用含 PVC 包装。
  • 回收处理
    • 全球回收率仅 12%,中国 PVC 回收主要集中在管材领域,再生料仅限非食品用途(如地板、线槽)。
    • 处理难点:含氯结构导致再生过程易产生腐蚀性气体,需特殊设备处理。

■ 【LDPE(低密度聚乙烯) - 代码 4】

▍材质特性

  • 支链结构:密度 0.910-0.925g/cm³,柔软透明,耐低温(-70℃),熔点 105-115℃,透气性低(氧气透过率≤500cm³/m²・24h),易热封。
  • 典型应用
    • 包装材料:保鲜膜、塑料袋、复合膜(如牛奶盒内层),如超市连卷袋、家用保鲜袋。
    • 工业用途:电缆绝缘层、农用薄膜(占全球农膜的 70%),如大棚膜保温性优于 PVC 膜。
  • 安全性
    • 无毒性,但接触油脂可能发生溶胀(溶胀率≤10%),保鲜膜避免包裹高温食物(超过 110℃易熔化)。
    • 燃烧产生蜡状物质,无剧毒,但熔融滴落可能引发火灾。
  • 回收处理
    • 回收成本高(杂质含量≥5%),全球回收率仅 20%,再生料用于垃圾袋、再生膜。
    • 分选难点:与 HDPE 密度接近,需结合红外光谱或静电分选区分。

■ 【PP(聚丙烯) - 代码 5】

▍材质特性

  • 半结晶塑料:密度 0.89-0.91g/cm³(最轻通用塑料),耐温范围 - 30℃至 140℃(无规共聚 PP 耐温 110℃),易老化(需添加抗氧剂),表面可印刷性好。
  • 典型应用
    • 食品接触:微波炉餐盒(唯一可微波加热的塑料)、婴儿奶瓶(改性 PP),如乐扣保鲜盒、贝亲奶瓶。
    • 汽车领域:保险杠(占汽车塑料用量的 25%)、电池盒,PP-GF30 复合材料减重 30% 且抗冲击强度达 50kJ/㎡。
  • 安全性
    • 符合 FDA 认证,微波使用需确认 “可微波” 标识,添加 2% 炭黑可提升紫外线抗性(氙灯老化 500 小时色差≤3)。
    • 耐候性优于 PE,户外使用寿命可达 5 年以上。
  • 回收处理
    • 全球回收率约 22%,中国年回收量超 300 万吨,再生技术:纤维级 PP 再生颗粒(拉伸强度≥35MPa)用于纺织。
    • 高价值应用:再生 PP 用于汽车内饰,通过 VDA 270 气味测试(等级≥3.5),满足高端车型需求。

■ 【PS(聚苯乙烯) - 代码 6】

▍材质特性

  • 无定形塑料:密度 1.05g/cm³,透光率 88%-92%,脆性大(缺口冲击强度≤15kJ/m²),耐温范围 - 30℃至 75℃,易染色(色牢度≥4 级)。
  • 典型应用
    • 包装材料:一次性餐盒、CD 盒、灯罩,如泡沫快餐盒(发泡 PS 密度 10-50kg/m³)。
    • 家电领域:冰箱内胆、空调外壳,如海尔冰箱内胆用 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
  • 安全性
    • 燃烧释放苯乙烯单体(嗅觉阈值 50ppb),欧盟限制食品接触,一次性餐盒不得盛装热油脂食物(>60℃)。
    • 微塑料风险:发泡 PS 易破碎成微小颗粒,污染土壤和水体。
  • 回收处理
    • 全球回收率仅 5%,中国主要依赖人工分选,再生难点:静电吸附导致杂质率高(≥10%),多用于建筑保温材料。
    • 技术突破:日本开发 PS 化学回收技术,通过催化裂解制苯乙烯单体,回收率达 80%。

■ 【OTHER(其他塑料) - 代码 7】

▍涵盖材质

  • PC(聚碳酸酯):透光率 90%,耐温 - 40℃至 135℃,双酚 A(BPA)争议(欧盟 2011 年禁止婴儿奶瓶使用),如光学透镜、电子屏幕保护罩。
  • ABS(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抗冲击(≥20kJ/m²),用于家电外壳、3D 打印耗材,如乐高积木、打印机外壳。
  • PLA(聚乳酸):生物降解塑料,土壤中 6 个月降解率≥90%,用于一次性餐具、环保包装,如星巴克可降解杯盖。
  • PPSU(聚苯砜):不含 BPA,耐温 180℃,替代 PC 用于高端婴儿奶瓶,如新安怡奶瓶。
  • 典型应用
    • 医疗领域:PC 注射器(透明度高便于观察),PLA 手术缝线(可控降解时间 3-6 个月)。
    • 3D 打印:ABS 耗材打印精度 0.1mm,适合复杂结构件,如汽车模型、医疗器械配件。
  • 安全性
    • PC 奶瓶:2017 年中国禁止生产含 BPA 的婴儿奶瓶,PPSU 成为主流替代材料(价格较 PC 高 30%)。
    • 生物降解塑料:需工业堆肥条件(58℃、湿度 90%)才能完全降解,自然环境中降解率仅 30%。
  • 回收处理
    • 混合塑料回收难度大,全球回收率不足 10%,新兴方向:化学回收解聚 PC 为双酚 A 单体(纯度≥99%),实现 “电子废弃物 - 再生 PC” 闭环。

三、7 大塑料分类性能对比与应用指南

(一)核心性能对比表

性能 PET(1) HDPE(2) PVC(3) LDPE(4) PP(5) PS(6) OTHER(7)
密度(g/cm³) 1.38 0.95 1.35 0.92 0.90 1.05 1.2-1.4
耐温范围(℃) -40~60 -40~135 -15~60 -70~115 -30~140 -30~75 -40~180
吸水率(%) 0.6 ≤0.01 ≤0.1 ≤0.01 ≤0.03 ≤0.05 0.1-0.3
食品接触安全性 限温 部分优
回收难度 极难


(二)日常使用安全原则

  1. 高温场景
    • 仅 PP(5)可微波加热,PET(1)、HDPE(2)避免盛装 60℃以上液体(如热饮、热油)。
    • PS(6)餐盒超 75℃释放苯乙烯单体,建议改用 PP(5)或 PLA(7)餐盒。
  2. 重复使用
    • PET(1)饮料瓶建议单次使用(易滋生细菌),HDPE(2)、PP(5)制品可重复使用但需定期清洁(如洗衣液瓶改作收纳罐)。
  3. 特殊人群
    • 母婴用品优先选择 PP(5)或 PPSU(7)材质,避免 PVC(3)、PC(7)含塑化剂或 BPA 的风险。

四、回收处理技术与产业链协同

(一)分类回收技术突破

  1. 智能化分选
    • 近红外光谱(NIR)技术识别准确率≥98%,Tomra 分选机处理能力 20 吨 / 小时,可区分 PET、HDPE、PP 等主要材质。
    • 静电分选机利用摩擦生电差异分离 PP/PE,纯度达 99%,解决低密度塑料分选难题。
  2. 再生技术升级
    • PET 化学再生:美国 Univar Solutions 甲醇醇解法生产食品级 rPET,乙醛残留≤5ppb,满足欧盟 EC 10/2011 标准。
    • ABS 物理再生:通过多级清洗(去杂率 99%)和熔融造粒,再生颗粒拉伸强度≥40MPa,用于家电外壳。

(二)政策驱动回收体系

  1. 国际实践
    • 欧盟 “塑料战略”:2025 年饮料瓶再生塑料含量≥25%,违规罚款达年营业额的 4%,推动 PET(1)、PP(5)回收利用率提升至 80%。
    • 日本押金返还制度:塑料瓶回收率达 85%,其中 PET(1)瓶实现 “瓶到瓶” 闭环率 40%。
  2. 中国探索
    • 《“十四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25 年塑料回收率达 50%,海南全面禁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主要针对 PVC(3)、PS(6))。
    • 浙江 “两网融合”:环卫网与回收网对接,7 大塑料分类回收率提升至 70%,再生料年产值超 50 亿元。

五、未来趋势与可持续发展

(一)材料创新方向

  1. 生物基替代
    • PLA(7)以玉米淀粉为原料,2025 年全球产能预计达 200 万吨,逐步替代 PS(6)一次性餐盒。
    • 海洋回收塑料:BASF 开发含 30% 海洋回收 PE 的包装材料,用于 HDPE(2)奶瓶,碳足迹降低 50%。
  2. 智能化设计
    • 单一材质包装:苹果公司推行 PP(5)单一材质手机壳,回收效率提升 40%,避免混合材质(如 PC+ABS)的分选难题。
    • 可追溯标识:RFID 芯片嵌入塑料瓶(如 PET(1)饮料瓶),记录回收路径,提升产业链透明度。

(二)产业协同与公众参与

  1. 企业责任
    • 饮料企业: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加大再生 PET(1)采购,2024 年全球使用量超 100 万吨,减少原油消耗 600 万吨。
    • 家电企业:海尔、美的采用再生 ABS(7)生产冰箱内胆,年节约新料 20 万吨,对应减少碳排放 50 万吨。
  2. 公众行动
    • 分类投放:认准底部数字标识,PET(1)、HDPE(2)、PP(5)为高回收价值材质,优先投入可回收垃圾桶。
    • 减少使用:自带 PP(5)餐盒、LDPE(4)保鲜袋,拒绝一次性 PS(6)泡沫制品,从源头降低塑料消耗。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