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 的分子式为 (C₁₀H₈O₄)ₙ,由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通过缩聚反应制得,分子结构以苯环为刚性基团,乙二醇为柔性链段,形成兼具刚性与韧性的线型聚合物。其化学结构具有三大特征:
    - 
        酯键连接:重复单元通过酯基(-COO-)连接,赋予 PET 良好的成膜性和结晶能力;
    
- 
        苯环刚性:苯环的存在使 PET 具有较高的熔点(255-265℃)和耐温性;
    
- 
        极性基团:分子链末端的羟基(-OH)和羧基(-COOH)提供极性,增强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
    
    PET 的结晶度通常在 30%-60%,可通过热处理调控:
    - 
        无定形 PET(结晶度 < 30%):透明、韧性好,用于饮料瓶(透光率≥88%)、光学薄膜;
    
- 
        半结晶 PET(结晶度 30%-60%):刚性强、耐温性优,用于注塑制品(如电子外壳、汽车部件);
    
- 
        高结晶 PET(结晶度 > 60%):强度高但透明度低,常用于纤维和工程塑料。
    
    PET 的高熔点和极性结构使其在耐温性和表面性能上区别于其他聚酯,成为饮料包装和纤维领域的首选材料。
    PET 的透光率高达 88%-92%,接近玻璃,且表面光泽度≥90(60° 入射角),无需额外涂层即可满足高端包装的视觉需求。例如,500ml PET 饮料瓶的透光率比玻璃瓶高 5%,且重量轻 80%。
    - 
        耐温范围:短期使用温度可达 150℃,长期使用温度≤120℃,优于 PP(110℃)和 PE(70℃),适合热灌装饮料瓶(如奶茶、咖啡包装);
    
- 
        耐化学性:对弱酸、弱碱及大多数有机溶剂稳定,在 5% 柠檬酸溶液中浸泡 1000 小时,强度保持率≥95%,但易受强碱性物质侵蚀(如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 10% 时发生水解)。
    
    - 
        拉伸强度:未改性 PET 的拉伸强度为 45-60MPa,添加 30% 玻璃纤维(PET-GF30)后可达 130MPa,优于多数通用塑料;
    
- 
        抗冲击性:缺口冲击强度为 4-7kJ/㎡,通过添加增韧剂(如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可提升至 15kJ/㎡,适用于高抗冲击场景。
    
    - 
        熔融流动性:熔体流动速率(MFR)范围宽(0.3-40g/10min),可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成型:
        
            - 
                注塑:生产电子元件外壳(精度 ±0.05mm);
            
- 
                挤出:制造片材(厚度 0.1-3mm)和纤维(单丝直径 1-20μm);
            
- 
                吹塑:成型饮料瓶(重量误差≤1%)和中空容器。
            
 
    - 
        玻纤填充:添加 30% 玻璃纤维使 PET 的弯曲模量从 2.8GPa 提升至 8.5GPa,热变形温度从 70℃提升至 220℃,用于汽车发动机传感器外壳;
    
- 
        矿物填充:加入滑石粉(20%)可提高表面硬度(洛氏硬度 M90),降低成型收缩率(从 2.0% 降至 0.8%),适用于精密齿轮。
    
    - 
        阻燃改性:添加溴系阻燃剂(如十溴二苯乙烷)使 PET 阻燃等级达 UL94 V-0(厚度 1.6mm),用于 LED 驱动电源外壳;
    
- 
        抗静电改性:掺杂碳纳米管(CNT,0.5%)使表面电阻率降至 10⁹Ω/□,满足电子元件包装的防静电需求。
    
    - 
        工艺路线: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在高温(250-260℃)、高压(0.3-0.5MPa)下直接酯化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再通过缩聚反应制得 PET 树脂;
    
- 
        优势:流程短、成本低(较酯交换法低 10%),占全球 PET 产能的 80%,主要用于饮料瓶级和纤维级 PET。
    
    - 
        工艺路线: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乙二醇(EG)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 BHET,再缩聚成 PET;
    
- 
        优势:对原料纯度要求低,适合生产高粘度 PET,用于工程塑料和薄膜领域。
    
    - 
        PTA 与 EG:全球 PTA 产能超 9000 万吨(中国占比 60%),EG 产能超 6000 万吨(中东占比 35%),二者价格波动直接影响 PET 生产成本(占比 70%);
    
- 
        核心企业:恒逸石化(中国,年产能 800 万吨)、台化集团(中国台湾,年产能 500 万吨)、英威达(美国,全球纤维级 PET 领导者)。
    
    - 
        产能分布:2024 年全球 PET 产能达 9000 万吨,亚洲占比 70%(中国占 45%),主要用于包装(55%)、纤维(35%)、薄膜(10%);
    
- 
        区域差异:北美市场以饮料瓶为主(占 60%),欧洲聚焦食品包装和工业应用,中国是最大纤维消费国(占全球 40%)。
    
    - 
        技术参数:壁厚 0.3-0.5mm,耐压强度≥300kPa(碳酸饮料瓶),乙醛含量≤5ppb(确保无异味);
    
- 
        应用创新:
        
            - 
                轻量化设计:500ml 矿泉水瓶重量从 18g 降至 15g,单瓶节省原料 16.7%;
            
- 
                耐高温 PET(HR-PET):可承受 85℃热灌装,用于果汁、茶饮料包装,避免冷链运输。
            
 
    - 
        托盘与餐盒:APET(无定形 PET)片材制成透明托盘(厚度 0.5-2mm),耐低温 - 20℃,用于生鲜包装;
    
- 
        药品包装:PET 瓶(经过 FDA 认证)用于片剂、胶囊包装,水蒸气透过率≤5g/(m²・24h),氧气透过率≤20cm³/(m²・24h)。
    
    - 
        分类与应用:
        
            - 
                长丝:用于服装面料(如涤纶衬衫,占全球服装纤维的 30%)、窗帘(遮光率≥80%);
            
- 
                短纤:制成无纺布(克重 10-200g/m²),用于口罩(熔喷 PET 过滤效率≥90%)、汽车内饰;
            
 
- 
        技术突破:生物基 PET 纤维(原料含 30% 植物来源乙二醇),碳排放降低 25%,已应用于阿迪达斯环保系列运动鞋。
    
    - 
        轮胎帘子线(强度≥8cN/dtex)、渔网(耐海水腐蚀,使用寿命 5 年以上)、安全气囊布(断裂强度≥400N/5cm)。
    
    - 
        连接器:PET-GF30 制成的连接器(耐温 150℃,绝缘电阻≥10¹³Ω),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 
        电容器薄膜:PET 薄膜(厚度 1-100μm)作为电极介质,介电常数 3.2-3.3,用于空调、冰箱的电力电容。
    
    - 
        洗衣机内筒:PET-GF20 材料(耐温 90℃,耐洗涤剂腐蚀),重量比不锈钢内筒轻 50%;
    
- 
        LED 灯罩:PET 扩散膜(雾度≥80%,透光率≥90%),均匀分散光线,提升照明效率 15%。
    
    - 
        发动机部件:PET-GF30 制成的水泵叶轮(耐温 120℃,耐乙二醇防冻液),减重 30%;
    
- 
        内饰材料:PET 无纺布(克重 80-150g/m²)用于座椅面料,耐磨性≥10 万次,耐光色牢度≥4 级(ISO 105-B02 标准)。
    
    - 
        行李架面板:PET 蜂窝板(密度 0.4g/cm³),比铝合金轻 40%,符合 FAA 阻燃标准(垂直燃烧速率≤25mm/min);
    
- 
        舱内装饰膜:PET 耐磨膜(硬度 3H),耐刮擦且易于清洁,用于飞机内饰表面。
    
    - 
        注射器外套:医用级 PET(杂质≤10ppm),透明度高且耐伽马射线灭菌(剂量 25kGy);
    
- 
        血液透析器外壳:PET-GF15 材料(拉伸强度≥80MPa),确保高压环境下(100kPa)无破裂。
    
    - 
        手术缝合线:PET 单丝(直径 0.05-0.5mm),强度≥50cN/tex,生物相容性符合 ISO 10993 标准;
    
- 
        消毒湿巾包装:PET 镀铝膜(厚度 12μm),氧气透过率≤0.5cm³/(m²・24h),延长湿巾保质期至 2 年以上。
    
    - 
        回收率:2024 年全球 PET 回收率达 55%,其中欧洲回收率最高(75%),中国回收率约 50%(年回收量超 1200 万吨);
    
- 
        回收流程:分选(近红外光谱技术,准确率≥98%)→清洗(去除标签胶黏剂,残留率≤0.1%)→造粒(再生 PET 颗粒纯度≥99.5%)。
    
    - 
        瓶到瓶(闭环回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采用再生 PET(rPET)生产饮料瓶,欧盟规定 2025 年饮料瓶中 rPET 含量≥25%;
    
- 
        非食品接触领域:再生 PET 用于纺织纤维(占回收量的 40%)、汽车零部件(占 20%)、包装托盘(占 30%)。
    
    - 
        解聚法:
        
            - 
                甲醇醇解法:将 PET 分解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纯度≥99.9%,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 
                超临界水法:在 400℃、25MPa 条件下解聚,反应时间缩短至 30 分钟,适用于混合塑料回收;
            
 
- 
        生物回收:日本东丽开发的 PET 降解酶技术,可在 30℃下将 PET 分解为单体,能耗降低 60%,2025 年实现万吨级应用。
    
    - 
        原料创新:以生物发酵法生产的对苯二甲酸(Bio-PTA)和乙二醇(Bio-EG)为原料,生物基含量可达 100%,碳排放较传统 PET 降低 80%;
    
- 
        应用案例:宜家采用生物基 PET 制作储物盒,获得 OK Biobased 认证(生物基含量≥50%)。
    
    - 
        回收成本高:再生 PET 颗粒价格(约 8000 元 / 吨)与新料(9000 元 / 吨)价差缩小,企业回收动力下降;
    
- 
        杂质处理难:复合包装(如 PET / 铝箔 / PE 结构)回收难度大,需开发高效分离技术;
    
- 
        政策合规压力:欧盟《塑料战略》要求 2030 年所有 PET 包装 100% 可回收,倒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
    
    - 
        耐低温 PET:通过共聚改性(添加环己烷二甲醇),使脆化温度降至 - 40℃,用于冷链物流包装;
    
- 
        导电 PET:掺杂石墨烯(0.3%)使表面电阻率≤10⁶Ω/□,用于 5G 设备电磁屏蔽罩;
    
- 
        智能响应 PET:开发温敏性 PET 薄膜,温度变化时透明度可逆调节,用于智能窗户(透光率调节范围 30%-80%)。
    
    - 
        低碳生产工艺:推广超临界 CO₂染色技术,PET 纤维染色能耗降低 50%,废水排放减少 80%;
    
- 
        闭环产业链:建立 “生产 - 消费 - 回收 - 再生” 闭环,如帝人集团的 “ECO CIRCLE” 体系,PET 回收率达 85%;
    
- 
        可降解 PET:开发共聚酯(如 PET 与 PBAT 共混),使土壤中降解率在 1 年内达 60%,用于一次性包装。
    
    - 
        新能源汽车:PET 基复合膜用于锂电池隔离层(厚度 12μm,穿刺强度≥150N),保障电池安全;
    
- 
        航空航天:耐高温 PET 泡沫(密度 60-150kg/m³)作为夹层材料,用于无人机机身,强度重量比提升 20%;
    
- 
        3D 打印:高流动性 PET-GF10 颗粒(MFR=25g/10min),支持高速 3D 打印,层间结合强度≥30MPa,用于定制化医疗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