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这一定义包含两层判定逻辑:其一,直接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弃物自动被认定为危废;其二,未在名录内,但经专业机构检测符合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特性的物质,同样被归类为危废。
-
腐蚀性:pH 值≤2 或≥12.5 的酸性 / 碱性物质,如废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会对土壤、水体造成化学侵蚀;
-
毒性:含重金属(铅、汞、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的废弃物,通过食物链累积威胁人体健康;
-
易燃性:闪点低于 60℃的液体(如废机油)、遇水反应剧烈的固体(如金属钠),存在火灾爆炸风险;
-
反应性:不稳定的化学品(如叠氮化物)、强氧化剂(如硝酸铵)易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
感染性:医疗活动产生的传染性废物(如针头、病理样本),可能传播病原体。
2019 年江苏响水化工园区爆炸事故中,未妥善处置的危废加速了火势蔓延,造成 165 人死亡;2021 年某地非法倾倒含铬废渣,导致周边土壤重金属超标 200 倍,农田废弃长达 10 年。这些事件警示我们,危废管理关乎生态安全与公共利益。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废分为 46 大类、484 小类,以代码形式标注。例如:
-
HW08 废矿物油:包含废机油、液压油,代码 900-249-08;
-
HW22 含铜废物:电子线路板生产产生的含铜废液,代码 397-004-22;
-
HW49 其他废物:废弃的锂电池、化学试剂包装桶,代码 900-041-49。
-
混合废物:如含油抹布、沾染化学品的包装物,需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检测判定;
-
豁免管理废物:部分危废在特定环节可按普通废物处理,如家庭日常生活产生的废药品(豁免代码 900-001-04)。
-
源头分类:企业需设置专用危废暂存间,按类别分区存放,张贴警示标识;
-
申报登记:通过 “国家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 每年申报产生量、流向等信息;
-
转移联单:跨省转移危废需经环保部门审批,使用电子联单追踪运输全过程;
-
专业处置: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如焚烧厂、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留存合同与处置凭证。
-
行政处罚:擅自倾倒危废,处所需处置费用 3 倍以上 5 倍以下罚款;
-
刑事责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最高可判 7 年有期徒刑;
-
信用惩戒:违规企业纳入环保信用黑名单,限制信贷与招投标。
个人发现非法倾倒危废行为,可拨打 12369 环保热线举报;通过 “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 可查询正规处置单位名录,避免因委托无资质企业导致连带责任。
-
焚烧技术:新型回转窑焚烧炉可将二噁英排放浓度控制在 0.1ng TEQ/m³ 以下;
-
填埋技术:双人工衬层填埋场有效阻隔渗滤液,延长污染扩散周期至百年以上。
-
废锂电池回收:通过物理分选与化学萃取,锂、钴回收率超 95%;
-
电子废物处理:采用微波热解技术,金属提取效率提升 30%。
《“十四五” 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要求 2025 年危废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 1.5 亿吨 / 年,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
问:家庭过期药品属于危废吗?
答:属于 HW03 废药物、药品,但家庭日常生活产生的可豁免管理,建议投放至药店或社区专用回收箱。
-
问:如何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危废处置资质?
答:可通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查询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或在生态环境部官网核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编号。
-
问:危废暂存时间有无限制?
答:原则上不得超过 1 年,特殊情况需报环保部门批准,超期将面临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