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的核心原料是合成树脂,占比达 80%-90%,主要包括五大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
聚乙烯(PE):全球产量最高的塑料,低密度 PE(LDPE)用于薄膜(如保鲜膜、塑料袋),高密度 PE(HDPE)用于中空制品(如饮料瓶、水管),2024 年全球产量超 1.2 亿吨。
-
聚丙烯(PP):密度最小的塑料(0.9g/cm³),耐温性优异(熔点 165℃),广泛用于汽车零部件(如保险杠)、家电外壳(如洗衣机内筒)。
-
聚氯乙烯(PVC):唯一含氯塑料,硬质 PVC 用于管材(占全球 PVC 用量的 60%),软质 PVC 用于薄膜、人造革,2024 年全球产量约 5000 万吨。
-
聚苯乙烯(PS):透明性突出(透光率 88%-92%),常用于一次性餐具、家电内胆,但其脆性通过改性(如 ABS 树脂)得以改善。
-
聚酯(PET):结晶型塑料,熔点 255℃,是饮料瓶(占全球 PET 用量的 55%)和纤维(如涤纶)的主要原料,2024 年全球产量超 6000 万吨。
-
注塑成型:占塑料制品加工的 30%,通过螺杆熔融原料(如 PE 颗粒),以 100-200MPa 压力注入模具,冷却后得到高精度制品(如手机壳,尺寸误差 ±0.05mm)。典型设备:海天国际注塑机,锁模力从 50 吨到 5000 吨覆盖全场景。
-
挤出成型:用于连续生产型材,如管材(PVC 排水管)、片材(PET 透明片)。以 PVC 管材为例,挤出速度可达 10m/min,年产能力达 5 万吨 / 条生产线。
-
吹塑成型:分为挤出吹塑(如 5L 食用油瓶)和注射吹塑(如化妆品瓶),后者精度更高(壁厚误差≤5%),常用于医药包装。
-
热成型:将片材加热至软化点,通过真空或压力贴合模具,生产一次性餐盒(如 PS 发泡餐盒),成型周期仅 10-30 秒。
-
食品包装:PET 饮料瓶占全球瓶装水包装的 90%,其轻量化设计使 500ml 瓶重从 18g 降至 15g,单瓶节省原料 16.7%;PE 保鲜膜通过多层共挤技术(如 LDPE/LLDPE 复合膜),保鲜时长提升 30%。
-
家居用品:PP 收纳箱耐低温(-20℃)、抗摔打(落球冲击测试≥1 米),市场规模年增 8%;PVC 地板凭借防滑(摩擦系数≥0.6)、耐磨(耐磨转数≥10 万转)特性,在商业空间覆盖率达 40%。
-
汽车工业:单车塑料用量从 2000 年的 100kg 增至 2024 年的 150kg,占整车质量的 12%。尼龙(PA)用于发动机部件(耐温 150℃),聚丙烯复合材料(PP-GF30)制作保险杠,减重 30% 的同时提升抗冲击强度(达 50kJ/㎡)。
-
电子电器:ABS 树脂占家电外壳的 60%,其电镀级 ABS(如洗衣机面板)表面光泽度≥90;PC(聚碳酸酯)用于 LED 灯罩,透光率≥90% 且耐紫外线(氙灯老化测试 500 小时色差≤2)。
-
医疗领域:聚丙烯(PP)注射器符合 ISO 10993 生物相容性标准,年产量超 1000 亿支;PVC 输液袋通过增塑剂优化(如 DEHP 替代物),氯乙烯单体残留≤1ppm。
-
建筑行业:PVC 排水管内壁光滑(表面粗糙度 Ra≤0.2μm),水流阻力比铸铁管降低 20%;聚氨酯(PU)保温板导热系数≤0.024W/(m・K),成为建筑节能首选材料,2024 年市场规模超 300 亿元。
-
全球产量与废弃量:2024 年全球塑料产量达 4.5 亿吨,其中仅 12% 被有效回收,40% 填埋,32% 进入自然环境。海洋塑料垃圾年增 800 万吨,预计 2040 年累计达 2.9 亿吨。
-
降解周期:PE、PP 等通用塑料自然降解需 200-400 年,PVC 含氯结构使其降解释放氯化氢,加剧土壤酸化(pH 值下降 1.5-2.0)。微塑料(粒径 < 5mm)已在全球 90% 的海洋水体、83% 的饮用水中被检出,威胁食物链安全。
-
化石资源依赖:生产 1 吨塑料消耗 1.5-2 吨原油,2024 年全球塑料产业消耗原油占比达 8%。
-
碳排放:从原油开采到塑料制品废弃,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达 35 亿吨 / 年,占全球碳排放的 4.5%。焚烧处理释放二噁英(如 2,3,7,8-TCDD),其毒性是氰化钾的 1000 倍,欧盟已禁止露天焚烧塑料。
-
前端分选:
-
人工分选:适用于单一品种回收(如 PET 饮料瓶),效率低(50kg / 小时 / 人)但精度高(纯度≥99%)。
-
机械分选:近红外光谱(NIR)技术识别准确率≥98%,Tomra 分选机处理能力达 20 吨 / 小时,广泛应用于大型回收厂。
-
再生工艺:
-
物理回收:占回收量的 80%,通过破碎(粒径≤5mm)、清洗(残留杂质≤0.1%)、造粒(熔融指数波动≤5%),再生 PET 颗粒用于非食品包装(如纤维、托盘)。
-
化学回收:解聚技术(如 PET 甲醇醇解)将废塑料转化为单体,纯度达 99.9%,实现 “瓶到瓶” 闭环,可口可乐已应用 100% 再生 PET 瓶。
-
低端应用:再生 PE 颗粒(价格 3000-5000 元 / 吨)用于垃圾袋、花盆,成本较新料低 30%。
-
高端应用:食品级再生 PET(rPET)通过欧盟认证(EC 10/2011),乙醛残留≤5ppb,已用于矿泉水瓶(如依云 50% rPET 瓶);汽车领域再生 PP-GF20 材料(拉伸强度≥80MPa)制作电池盒,减重 20% 且符合 UL94 V-0 阻燃标准。
-
欧盟:2025 年饮料瓶 rPET 含量≥25%,2030 年所有包装 100% 可回收,违规罚款达年营业额的 4%。
-
中国:《“十四五”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 2025 年塑料回收率达 50%,海南已全面禁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带动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年增 20%。
-
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土壤中 6 个月降解率≥90%,已用于一次性刀叉(成本较 PP 高 50% 但政策补贴覆盖);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与淀粉共混膜,拉伸强度≥20MPa,适用于快递包装。
-
海洋回收塑料:BASF 开发的 “海洋再生塑料”,从海洋垃圾中提取 PE/PP,经认证的海洋塑料含量≥30%,用于汽车内饰(如奔驰 A 级座椅面料)。
-
数字孪生技术:注塑机配备 AI 算法,实时优化压力、温度参数,废品率从 5% 降至 1%,如海天国际 “注塑云” 系统已接入 2 万台设备。
-
产品设计革新:推行 “可回收设计”,如苹果手机外壳采用单一材料(PC/ABS 合金),拆解效率提升 40%,再生利用率达 90%。
-
“无废城市” 建设:深圳试点塑料 “生产 - 消费 - 回收 - 再生” 闭环,2024 年废塑料回收率达 65%,催生 10 亿元规模的再生塑料交易市场。
-
碳交易机制:再生塑料企业可申请碳减排认证,每吨 rPET 较新料减少 1.5 吨 CO₂排放,通过碳市场实现额外收益(约 50 元 /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