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 “限塑令” 深化与 “无废城市” 建设推进,矿泉水瓶回收量逐年攀升,2023 年全国 PET 瓶回收量已突破 300 万吨。在矿泉水瓶再生流程中,破碎机成套设备承担着将废旧瓶子转化为洁净、均匀碎片的关键任务,其性能直接影响后续造粒、纺丝等环节的效率与品质。例如,某再生企业因破碎机筛网孔径选择不当,导致 PET 碎片含杂率超标,最终再生颗粒的透明度下降 20%,售价降低 15%。因此,科学配置与高效运营矿泉水瓶破碎机成套设备,是回收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抓手。
-
工作原理:通过螺旋叶片的旋转摩擦,剥离瓶身的 PE/PVC 标签(约占瓶重的 3-5%),配合喷淋装置冲洗残留胶黏剂。
-
关键参数:
-
螺旋直径:600-1000mm(对应处理量 1-8 吨 / 小时)
-
转速:200-400rpm(PET 瓶光滑表面适宜 300rpm,标签去除率≥98%)
-
选型要点:选择内壁锯齿状设计(增强摩擦),并配备标签收集网(孔径 5mm,防止标签碎片进入破碎环节)。
-
分离方式:利用 PET(密度 1.38g/cm³)与 PP(密度 0.9g/cm³)的密度差,通过风力分选或沉浮水池实现分离。
-
效率指标:瓶盖剔除率≥99%,误剔除率<0.5%(避免 PET 瓶身损失)。
-
皮带输送机:采用防滑橡胶皮带(厚度 5mm),输送速度 1.2m/s,倾角≤15° 防止瓶子滚动滑落。
-
人工分拣平台:宽度 1.5m,配备 LED 照明(照度≥300lux),方便剔除异色瓶、破损瓶,确保进料纯净度≥95%。
-
刀具配置:
-
动刀:12 片 SKD11 工具钢刀片(硬度 HRC60),刀刃角度 22°(锋利剪切减少粉尘),表面镀钛处理(耐磨性提升 30%)。
-
定刀:4 片固定于腔体两侧,与动刀形成 0.8-1.2mm 剪切间隙(通过塞尺精确校准)。
-
筛网选择:304 不锈钢圆形筛网,孔径 15mm(出料颗粒 10-20mm,适配后续清洗与造粒)。
-
电机功率:处理 5 吨 / 小时矿泉水瓶需配置 75kW IE4 能效电机(较 IE3 电机年省电约 12 万度)。
-
智能控制:
-
过载保护:电流超过额定值 110% 时,自动反转主轴 3 秒清除堵塞物(响应时间≤1 秒)。
-
变频调速:根据瓶身厚度自动调节转速(200-600rpm),薄瓶低速省电,厚瓶高速破碎。
-
摩擦清洗机:
-
卧式滚筒结构,内壁焊接螺旋凸条(高度 20mm),加入中性洗涤剂(浓度 1-1.5%),转速 60rpm,清洗时间 8 分钟,去除瓶身污渍、泥沙(去除率≥95%)。
-
沉浮分离池:
-
水深 1.2m,利用 PET 与杂质的密度差,漂浮物(如瓶盖碎片)由溢流口排出,沉淀物(泥沙)通过底部排污阀清理(每日一次)。
-
漂洗池:使用 RO 反渗透纯水(电导率≤10μS/cm),确保碎片表面无洗涤剂残留(pH 值 6.5-7.5)。
-
干燥参数:
-
温度:130-150℃(PET 热变形温度为 245℃,安全干燥区间)
-
时间:15-20 分钟,出料含水率≤0.3%(满足造粒工序要求)
-
节能设计:利用破碎机电机余热加热空气(温度提升 20℃),减少电加热能耗 30% 以上。
-
筛网配置:上层 20 目(0.85mm)剔除过大颗粒,下层 40 目(0.38mm)剔除粉尘,中间层收集合格碎片(10-20mm)。
-
振动参数:振幅 4mm,频率 18Hz,筛分效率≥98%(每小时处理量与破碎主机匹配)。
-
金属分离器:电磁感应式,可检测 0.5mm 以上铁屑及 1mm 以上非铁金属,发现杂质时气动阀自动剔除(响应时间 0.1 秒)。
-
色选机:高分辨率 CCD 摄像头(像素≥500 万),识别蓝色、绿色等异色碎片(矿泉水瓶多为透明色),剔除准确率≥99.5%。
-
PLC 集成控制:实时监控破碎机电流、清洗机水压、干燥机温度等 25 项参数,异常时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存储 30 天)。
-
物联网模块:通过 4G 网络上传数据至云端,生成设备运行报表(含能耗、产能、故障率),支持远程参数调整(如筛网振动频率)。
-
核心设备:
-
脱标机:直径 600mm,处理量 1.5 吨 / 小时
-
破碎机:30kW 刀片式,筛网孔径 15mm
-
清洗线:单机摩擦清洗机 + 单级沉浮池(容积 3m³)
-
投资成本:约 60-80 万元,占地面积 40-50㎡,人工配置 3-4 人(上料、分拣、监控)。
-
升级配置:
-
脱标机:双螺旋式(直径 800mm),标签去除率 99%
-
破碎机:55kW 刀片式 + 自动换刀装置(换刀时间<20 分钟)
-
清洗线:三级清洗池(预洗池 5m³+ 精洗池 8m³+ 漂洗池 10m³),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回用率 80%)
-
智能化:增加色选机(剔除异色碎片),MES 系统实时追踪生产数据(如碎片白度值、含水率)。
-
高端配置:
-
脱标机:全自动智能脱标(带视觉识别系统,自动调整转速)
-
破碎机:双轴刀片式(总功率 150kW),处理量 10 吨 / 小时
-
干燥线:多层网带式干燥机(长度 15m),配套余热回收系统(节能率 40%)
-
环保合规:粉尘排放≤80mg/m³(优于国标 120mg/m³),噪声≤85dB(设备本体),厂界噪声≤60dB(昼间)。
-
必选刀片式:因 PET 硬度高(邵氏硬度 90A),剪切式破碎出料均匀,避免冲击式破碎产生过多粉尘(冲击式粉尘率比刀片式高 30%)。
-
刀具材质:处理干净 PET 瓶可选工具钢刀片(成本低),若含少量泥沙则优选硬质合金刀片(寿命延长 2 倍)。
-
水量计算:每吨矿泉水瓶需消耗清洗水 8-10 吨,其中 70% 可通过沉淀、过滤回用(建议配备压滤机处理污泥,含水率≤80%)。
-
温度控制:冬季需加热清洗水至 50-60℃(提升洗涤剂活性),夏季可常温清洗(节省能耗)。
-
破碎机进料口安装集尘罩(罩口风速≥1.5m/s),通过管道连接脉冲布袋除尘器(过滤精度 0.3μm,过滤效率 99.9%)。
-
筛分机上方设透明防护罩(减少粉尘外溢),定期清理除尘器灰斗(每班次一次,防止堵塞)。
-
破碎机加装隔音罩(厚度 50mm,内层吸音棉 + 外层钢板),降噪量 20-25dB;电机底座安装橡胶减震垫(固有频率≤10Hz)。
-
输送机滚筒采用静音轴承(噪声≤75dB),传动皮带张紧度适中(过松导致打滑噪声,过紧增加轴承负荷)。
-
预处理区:脱标机与瓶盖分离机紧邻进料口,人工上料高度 1.2m(符合人体工程学),分拣平台宽度 1.8m(方便双人操作)。
-
破碎区:破碎机底部设缓冲料仓(容积 1.5m³),通过螺旋输送机(倾角≤20°)将碎片输送至清洗线,减少人工转运污染。
-
清洗干燥区:摩擦清洗机与沉浮池呈阶梯式布置(高差 0.5m),利用水位差实现物料自流;干燥机位于清洗线末端,热风方向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反(增强干燥效率)。
-
筛分除杂区:振动筛分机与色选机并排布置,合格碎片通过皮带输送机进入缓存仓,不合格物料经回料管返回破碎机重新处理(回料率≤5%)。
-
联动控制:破碎机与前后端设备(脱标机、输送机)连锁启停,避免空转(空转时间减少 40%,年省电约 5 万度)。
-
质量闭环:色选机剔除的异色碎片自动计数,当剔除率>1% 时,系统自动提醒检查前端分拣环节(如是否混入非透明瓶)。
-
电机变频技术:破碎机电机根据负载实时调整转速(如空载时降至 50% 转速),清洗机水泵采用变频控制(用水量减少 20%)。
-
余热回收利用:干燥机排出的湿热空气(温度 80℃)通入脱标机预加热物料,冬季可减少脱标机 30% 的能耗。
-
机械检查:
-
刀具:手动转动主轴,检查刀刃是否有缺口(>1mm 需更换),用塞尺校准刀刃间隙(目标 1mm,误差 ±0.2mm)。
-
筛网:清理筛孔残留碎片(可用压缩空气反吹),检查筛网张紧度(用手按压无明显晃动)。
-
系统调试:
-
通水测试:清洗线各喷嘴出水均匀(堵塞率>5% 时需用铁丝疏通),沉浮池水位校准(误差≤2cm)。
-
通电测试:PLC 系统自检,确认脱标机、破碎机、干燥机的电机转向正确(反转会导致设备损坏)。
-
破碎机腔体:用毛刷清理刀具与筛网间的残留碎片(PET 碎片易粘连,潮湿环境需用干布擦拭)。
-
输送机皮带:检查磨损情况(边缘破损>5cm 时更换),清理皮带下方的标签碎屑(防止卷入滚筒)。
-
刀具研磨:使用专用刀具磨床(精度 ±1°),研磨后刀刃粗糙度 Ra≤1.6μm,研磨周期根据处理量调整(处理 500 吨后建议研磨)。
-
清洗池排污:开启沉浮池底部排污阀,排出泥沙(排污时间 5 分钟,直至水质清澈)。
-
轴承保养:破碎机主轴轴承更换润滑脂(型号:GB/T7324-1 号锂基脂),加注前用煤油清洗轴承腔体(确保无旧脂残留)。
-
控制系统校准:用标准电阻箱校准温度传感器(误差>2℃时更换),检查各行程开关触点(氧化时用砂纸打磨)。
-
原因:筛网孔径磨损扩大(原 15mm 孔磨损至 18mm)、刀刃间隙过大(超过 1.5mm)。
-
解决:更换新筛网(建议备用 1 套同规格筛网),重新调整刀刃间隙至 1-1.2mm(使用塞尺逐片校准)。
-
原因:摩擦清洗机凸条磨损(高度从 20mm 降至 15mm)、沉浮池水位波动过大(超过 5cm)。
-
解决:焊接修补凸条(恢复高度),检查水位控制系统浮球(卡顿时手动复位,必要时更换传感器)。
-
原因:热风风速过高(>5m/s)、筛分机前未安装除粉装置。
-
解决:降低风机频率(从 50Hz 降至 45Hz),在干燥机进料口前增加一道 100 目除尘网(过滤细小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