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料破碎工艺流程概述
塑料破碎工艺是将废弃塑料通过机械力分解为小颗粒或碎片的过程,为后续清洗、造粒、改性等工序奠定基础。典型流程包括:
原料分拣→预处理→破碎→分选→清洗→干燥→造粒,各环节紧密衔接,共同决定最终再生料的纯度与性能。
二、核心工艺流程详解
1. 原料分拣与预处理
-
人工/机械分拣:
-
人工分拣:去除金属、玻璃、硅胶等杂质(杂质含量需<3%);
-
AI分选机:利用近红外(NIR)技术识别塑料种类(PET/PP/PE),分选精度>95%。
-
预处理工序:
-
切割:大块物料(如桶、板材)通过预切割机处理至≤300mm;
-
脱标:PET瓶等带标签物料经摩擦清洗机去除标签与胶水;
-
脱油:含油污工业废料(如机油桶)使用离心脱油机处理,脱油率>85%。
2. 破碎工序
-
设备选型:
-
关键参数控制:
-
刀轴转速:薄膜类物料300-500rpm,硬质料600-800rpm;
-
刀具材质:Cr12MoV(寿命400小时)→硬质合金(寿命1200小时)。
3. 分选与清洗
-
分选技术:
-
密度分选:水浮选分离PP(0.89-0.91g/cm³)与PVC(1.3-1.45g/cm³);
-
静电分选:分离混合塑料中的PET与PE,纯度提升至98%;
-
色选机:分拣有色与透明碎片,提升再生料价值。
-
清洗流程:
-
一级清洗:碱液(NaOH,浓度3%)去除油污;
-
二级清洗:清水漂洗,残留杂质≤0.5%;
-
三级清洗:高压喷淋(压力≥5MPa)彻底清洁。
4. 干燥与造粒
-
干燥工艺:
-
离心脱水:去除表面水分,含水率降至8%-10%;
-
热风干燥:温度80-120℃,使含水率≤0.5%。
-
造粒技术:
-
单螺杆挤出机:适合普通再生颗粒(如PE/PP),能耗0.3-0.5kW·h/kg;
-
双螺杆挤出机:用于工程塑料(PA/PC)改性,混炼均匀性提升30%。
三、关键设备选型与成本优化
1. 设备配置方案(以年处理5000吨生产线为例)
2. 成本控制策略
-
能耗优化:谷电时段运行破碎与造粒设备,电费降低35%;
-
刀具延寿:激光熔覆修复刀刃,单次修复成本2000元,延长寿命50%;
-
废水循环:安装膜过滤系统,水耗从3吨/吨料降至0.5吨/吨料。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问题:破碎效率低
-
原因:刀具磨损、筛网堵塞或进料不均;
-
对策:定期检查刀刃厚度(磨损≤2mm),筛网每周清理。
2. 问题:再生料发黄
-
原因:清洗不彻底或干燥温度过高;
-
对策:增加清水漂洗次数,控制干燥温度≤100℃。
3. 问题:设备卡料
-
原因:金属杂质混入或物料尺寸超标;
-
对策:加装金属探测器,预切割至≤破碎腔口径的80%。
五、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智能化升级:
-
AI视觉分选系统:识别并剔除杂质,分选效率提升40%;
-
物联网(IoT)监控:实时预警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损失。
-
绿色技术应用:
-
无水干式破碎:节水100%,适配干旱地区;
-
低温破碎技术:-40℃液氮脆化处理高弹性塑料(如TPU)。
-
高值化再生:
-
食品级PET再生:通过FDA认证,价格较工业级高30%;
-
改性工程塑料:玻纤增强PP/PA,替代原生料用于汽车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