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乙烯的基本特性与分类
1.1 分子结构特征
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CH₂=CH₂)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长链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
碳氢比例:C₂H₄(理论值)
-
分子量范围:5万-500万(商业产品)
-
结晶度差异:HDPE(70-90%) > LLDPE(50-70%) > LDPE(40-60%)
1.2 主要类型对比
二、聚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
2.1 原料制备阶段
-
乙烯精制:
-
纯度要求≥99.95%
-
水分含量≤5ppm
-
硫化物≤1ppm
-
共聚单体添加:
-
1-丁烯(LLDPE生产)
-
己烯(增强型LLDPE)
-
辛烯(超韧级产品)
2.2 聚合反应系统
-
高压法(LDPE):
-
压力:1000-3000大气压
-
温度:150-300℃
-
转化率:15-30%/次
-
低压法(HDPE):
-
催化剂:TiCl₄/MgCl₂
-
压力:10-50大气压
-
温度:70-90℃
-
气相法(LLDPE):
-
流化床反应器
-
停留时间3-5小时
-
单程转化率>95%
2.3 后处理工序
-
脱挥系统:
-
造粒工艺:
-
水下切粒(温度200-230℃)
-
颗粒规格:3-5mm直径
-
添加剂加入(抗氧剂、爽滑剂)
三、聚乙烯的性能指标体系
3.1 物理性能参数
-
机械性能:
-
弯曲模量:HDPE(800-1400MPa)
-
冲击强度:LLDPE(不断)
-
撕裂强度:薄膜级>40N/mm
-
热性能:
-
维卡软化点:85-125℃
-
热膨胀系数:100-200×10⁻⁶/℃
-
热导率:0.33-0.52W/(m·K)
3.2 化学稳定性
-
耐化学性等级:
-
耐酸碱性:10%HCl/NaOH(20℃)
-
耐溶剂性:正己烷(不溶)
-
耐候性:UV稳定型>2000小时
-
渗透性数据:
3.3 加工性能指标
-
熔体流动速率(MFR):
-
注塑级:5-50g/10min
-
吹膜级:0.5-3g/10min
-
管材级:0.1-0.5g/10min
-
流变特性:
-
剪切稀化指数:1.5-3.5
-
熔体强度:LDPE>LLDPE>HDPE
-
拉伸粘度:影响吹塑稳定性
四、聚乙烯的改性技术
4.1 物理改性方法
-
增强改性:
-
玻璃纤维添加(20-40%)
-
拉伸强度提升200-300%
-
热变形温度提高30-50℃
-
填充改性:
-
碳酸钙(20-60%)
-
滑石粉(10-30%)
-
成本降低15-40%
4.2 化学改性技术
-
交联聚乙烯(XLPE):
-
过氧化物交联(DCP用量1-3%)
-
硅烷交联(两步法工艺)
-
性能变化:
-
氯化聚乙烯(CPE):
-
氯含量30-45%
-
用于PVC增韧改性
-
阻燃性能改善
4.3 共混改性体系
-
HDPE/LLDPE共混:
-
比例(70/30)优化冲击强度
-
加工窗口拓宽15-20℃
-
PE/POE弹性体共混:
五、聚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
5.1 包装行业应用
-
薄膜制品:
-
LDPE保鲜膜(厚度0.01-0.03mm)
-
HDPE购物袋(承重5-10kg)
-
LLDPE拉伸膜(预拉伸率200-300%)
-
容器包装:
-
HDPE牛奶瓶(500ml-1L)
-
药品包装瓶(符合USP标准)
-
化妆品罐(耐化学品型)
5.2 管材系统应用
-
给水管:
-
PE100级(承压1.0MPa)
-
电熔连接工艺
-
使用寿命50年以上
-
燃气管:
-
工业管道:
5.3 注塑制品领域
-
日用品:
-
周转箱(堆码强度测试)
-
家居用品(食品接触级)
-
玩具制品(EN71认证)
-
工业部件:
-
汽车油箱(多层共挤)
-
物流托盘(动载1-3吨)
-
电器外壳(阻燃UL94)
六、聚乙烯的环保与回收
6.1 再生技术进展
-
机械回收:
-
分选纯度>99%
-
清洗耗水1-3吨/吨料
-
性能保持率70-90%
-
化学回收:
-
裂解温度400-600℃
-
乙烯回收率60-80%
-
催化剂体系优化
6.2 可降解替代方案
-
生物基PE:
-
氧化降解PE:
-
添加降解母粒
-
可控寿命1-5年
-
符合ASTM D6954
6.3 行业环保标准
-
食品级再生:
-
FDA 21 CFR 177.1520
-
EFSA 2020审查
-
中国GB 4806.7
-
碳足迹要求:
-
欧洲EPD认证
-
每吨PE排放1.5-2.5吨CO₂
-
可再生能源应用
七、未来发展趋势
7.1 生产工艺革新
-
双峰聚乙烯技术:
-
分子量双分布
-
抗环境应力开裂性提升
-
己烯共聚单体应用
-
茂金属催化剂:
-
mLLDPE产品
-
薄膜减薄20-30%
-
强度提高50%
7.2 高性能化方向
-
超高分子量PE(UHMWPE):
-
纳米复合PE:
-
蒙脱土添加2-5%
-
阻隔性提高3-5倍
-
力学性能增强
7.3 智能化发展
-
自修复PE材料:
-
导电PE复合材料:
-
抗静电级(10⁶-10⁹Ω)
-
EMI屏蔽材料
-
传感器集成